Join Algorithms

在关系型数据库中,我们常常通过规范化 (Normalization) 设计避免信息冗余;因此查询时,就需要通过 Join 将不同 table 中的数据合并来重建数据。

以课程伊始时的 table 为例,通过将 Artist 与 Album 之间的多对多关系拆成 Artist, ArtistAlbum 以及 Album 三个 tables 来规范化数据,使得数据存储的冗余减少:

查询时我们就需要通过 Join 来重建 Artist 与 Album 的完整关系数据。

Join Algorithms

本课主要讨论 join 两个 tables 的过程。首先需要讨论的是:

  • Join 的输出

  • Join 的成本分析

Join Operator Output

Join 操作的结果 tuple 中除了 Join Attributes 之外的信息与多个因素相关:

  • query processing model

  • storage model

  • query

我们可以在 Join 的时候将所有非 Join Attributes 都放入新的 tuple 中,这样 Join 之后的操作都不需要从 tables 中重新获取数据:

也可以在 Join 的时候只复制 Join Attributes 以及 record id,后续操作自行根据 record id 去 tables 中获取相关数据。对于列存储数据库,这是比较理想的处理方式,被称为 Late Materialization。

I/O Cost Analysis

由于数据库中的数据量通常较大,无法一次性载入内存,因此 Join Algorithm 的设计目的,在于减少磁盘 I/O,因此我们衡量 Join Algorithm 好坏的标准,就是 I/O 的数量。此外我们不需要考虑 Join 结果的大小,因为不论使用怎样的 Join Algorithm,结果集的大小都一样。

以下的讨论都建立在这样的情景上:

  • 对 R 和 S 两个 tables 做 Join

  • R 中有 M 个 pages,m 个 tuples

  • S 中有 N 个 pages,n 个 tuples

本节要介绍的 Join Algorithms 罗列如下:

  • Nested Loop Join

    • Simple

    • Block

    • Index

  • Sort-Merge Join

  • Hash Join

不同的 Join Algorithms 有各自的适用场景,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
Nested Loop Join

Simple Nested Loop Join

对 R 中的每个 tuple,都全表扫描一次 S,是一种暴力解法,它的成本为:

举例:

假设:

  • M = 1000, m = 100,000

  • N = 500, n = 40,000

成本:

假设 0.1 ms/IO,则总时长约为 1.3 小时

如果我们使用小表 S 作为 Outer Table,那么:

则总时长约为 1.1 小时。

Block Nested Loop Join

每次取 R 中一个 block 的所有 tuples 出来,让它们同时与 S 中的所有 tuples Join 一次,它的成本为:

举例:

假设:

  • M = 1000, m = 100,000

  • N = 500, n = 40,000

成本:

使用大表 M 作为 Outer Table,成本为:

总共用时约 50 秒。

使用小表 S 作为 Outer Table,成本为:

以上的计算都假设 DBMS 只为 Nested Loop Join Algorithm 分配 3 块 buffers,其中 2 块用于读入,1 块用于写出;若 DBMS 能为算法分配 B 块 buffers,则可以使用 B-2 块来读入 Outer Table,1 块用于读入 Inner Table,1 块用于写出,此时,成本为:

Index Nested Loop Join

之前的两种 Nested Loop Join 速度慢的原因在于,需要对 Inner Table 作多次全表扫描,若 Inner Table 在 Join Attributes 上有索引或者临时建一个索引 (只需全表扫描一次):

此时 Join 的成本为:

其中 C 为 index probe 的成本。

小结:

从上面的讨论中,我们可以导出以下几个结论:

  • 总是选择小表作为 Outer Table

  • 尽量多地将 Outer Table 缓存在内存中

  • 扫描 Inner Table 时,尽量使用索引

Sort-Merge Join

Sort-Merge Join 顾名思义,分为两个阶段:

  • Phase #1: Sort

    • 根据 Join Keys 对 tables 进行排序

    • 可以使用外部归并排序

  • Phase #2: Merge

    • 同时从两个 tables 的一端开始扫描,对 tuples 配对

    • 如果 Join Keys 并不唯一,则有可能需要 backtrack

算法如下:

Sort Merge 的成本分析如下:

举例:

假设:

  • M = 1000, m = 100,000

  • N = 500, n = 40,000

  • B = 100

  • 0.1ms/IO

成本:

  • Total Time = 0.59 secs

小结:

Sort-Merge Join 适用于:

  • 当 tables 中的一个或者两个都已经按 Join Key 排好序,如聚簇索引

  • SQL 的输出必须按 Join Key 排好序

Hash Join

核心思想:

如果分别来自 R 和 S 中的两个 tuples 满足 Join 的条件,它们的 Join Attributes 必然相等,那么它们的 Join Attributes 经过某个 hash function 得到的值也必然相等,因此 Join 的时候,我们只需要对两个 tables 中 hash 到同样值的 tuples 分别执行 Join 操作即可。

Basic Hash Join Algorithm

本算法分为两个阶段:

  • Phase #1: Build

  • Phase #2: Probe

这里明确 T 的定义:

  • Key:Join Attributes

  • Value:根据不同的查询要求及实现来变化

    • Full Tuple:可以避免在后续操作中再次获取数据,但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

    • Tuple Identifier:是列存储数据库的理想选择,占用最少的空间,但之后需要重新获取数据

但 Basic Hash Join Algorithm 有一个弱点,就是有可能 T 无法被放进内存中,由于 hash table 的查询一般都是随机查询,因此在 Probe 阶段,T 可能在 memory 与 disk 中来回移动。

Grace Hash Join

当两个 table 都无法放入 memory 时,我们可以:

  • Phase #1: Build

    • 将两个 tables 使用同样的 hash function 进行 partition,使得可能配对成功的 tuples 进入到相同的Partition

  • Phase #2: Prob

    • 对两个 tables 的每一对 partition 分别进行 Join

如果每个 partition 仍然无法放入内存中,则可以递归地使用不同的 hash function 进行 partition,即 recursive partitioning:

成本分析:

假设我们有足够的 buffers 能够存下中间结果:

  • Partitioning Phase:

    • Read + Write both tables

    • 2(M+N) I/Os

  • Probing Phase

    • Read both tables

    • M+N I/Os

举例:

假设:

  • M = 1000, m = 100,000

  • N = 500, n = 40,000

  • 0.1ms/IO

计算:

  • 0.45 secs

如果 DBMS 已经知道 tables 大小,则可以使用 static hash table,否则需要使用 dynamic hash table

Summary

总结

Hash Join 在绝大多数场景下是最优选择,但当查询包含 ORDER BY 或者数据极其不均匀的情况下,Sort-Merge Join 会是更好的选择,DBMSs 在执行查询时,可能使用其中的一种到两种方法。

参考

slides

Last upda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