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ee Indexes
上节提到,DBMS 使用一些特定的数据结构来存储信息:
Internal Meta-data
Core Data Storage
Temporary Data Structures
Table Indexes
本节将介绍存储 table index 最常用的树形数据结构:B+ Tree,Skip Lists,Radix Tree
Table Index
table index 为提供 DBMS 数据查询的快速索引,它本身存储着某表某列排序后的数据,并包含指向相应 tuple 的指针。DBMS 需要保证表信息与索引信息在逻辑上保持同步。用户可以在 DBMS 中为任意表建立多个索引,DBMS 负责选择最优的索引提升查询效率。但索引自身需要占用存储空间,因此在索引数量与索引存储、维护成本之间存在权衡。
B+ Tree
B-Tree Family
B-Tree 中的 B 指的是 Balanced,实际上 B-Tree Family 中的 Tree 都是 Balanced Tree。B-Tree 就是其中之一,以之为基础又衍生出了 、 、 等一系列数据结构。B-Tree 与 B+ Tree 最主要的区别就是 B+ Tree 的所有 key 都存储在 leaf nodes,而 B-Tree 的 key 会存在所有节点中。
B+ Tree
B+ Tree 是一种自平衡树,它将数据有序地存储,且在 search、sequential access、insertions 以及 deletions 操作的复杂度上都满足 ,其中 sequential access 的最终复杂度还与所需数据总量有关。
B+ Tree 可以看作是 BST (Binary Search Tree) 的衍生结构,它的每个节点可以有多个 children,这特别契合 disk-oriented database 的数据存储方式,每个 page 存储一个节点,使得树的结构扁平化,减少获取索引给查询带来的 I/O 成本。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:
以 M-way B+tree 为例,它的特点总结如下:
每个节点最多存储 M 个 key,有 M+1 个 children
B+ Tree 是 perfectly balanced,即每个 leaf node 的深度都一样
除了 root 节点,所有其它节点中至少处于半满状态,即
假设每个 inner node 中包含 k 个 keys,那么它必然有 k+1 个 children
B+ Tree 的 leaf nodes 通过双向链表串联,从而为 sequential access 提供更搞笑的支持
B+ Tree Nodes
B+ Tree 中的每个 node 都包含一列按 key 排好序的 key/value pairs,key 就是 table index 对应的 column,value 的取值与 node 类型相关,在 inner nodes 和 leaf nodes 中存的内容不同。
leaf node 的 values 取值在不同数据库中、不同索引优先级中也不同,但总而言之,通常有两种做法:
Record/Tuple Ids:存储指向最终 tuple 的指针
Tuple Data:直接将 tuple data 存在 leaf node 中,但这种方式对于 Secondary Indexes 不适用,因为 DBMS 只能将 tuple 数据存储到一个 index 中,否则数据的存储就会出现冗余,同时带来额外的维护成本。
此外,leaf node 还需要存储相邻 siblings 的地址以及其它一下元信息,如下图所示:
B+ Tree Operations
Insert
找到对应的 leaf node,L
将 key/value pair 按顺序插入到 L 中
如果 L 还有足够的空间,操作结束;如果空间不足,则需要将 L 分裂成两个节点,同时在 parent node 上新增 entry,若 parent node 也空间不足,则递归地分裂,直到 root node 为止。
Delete
从 root 开始,找到目标 entry 所处的 leaf node, L
删除该 entry
如果 L 仍然至少处于半满状态,则操作结束;否则先尝试从 siblings 那里拆借 entries,如果失败,则将 L 与相应的 sibling 合并
如果合并发生了,则可能需要递归地删除 parent node 中的 entry
B+Tree 的 Insert、Delete 过程,可参考这里。
In Practice
Typical Fill-Factor: 67%
Average Fanout = 2*100*0.67 = 234
Typical Capacities:
Height 4: 312,900,721 entries
Height 3: 2,406,104 entries
Pages per level:
Level 1 = 1 page = 8KB
Level 2 = 134 pages = 1MB
Level 3 = 17956 pages = 140 MB
Clustered Indexes
Clustered Indexes 规定了 table 本身的物理存储方式,通常即按 primary key 排序存储,因此一个 table 只能建立一个 cluster index。有些 DBMSs 对每个 table 都添加聚簇索引,如果该 table 没有 primary key,则 DBMS 会为其自动生成一个;而有些 DBMSs 则不支持 clustered indexes。
Compound Index
DBMS 支持同时对多个字段建立 table index(B+ Tree),即 compound index,如
它可以被用在包含 a 的 condition 的查询中,如:
尽管它可以被用在不包含 a 相关 condition 的查询中,但这约等于全表扫描,因此 DBMS 通常会使用全表扫描。如果使用 hash index 作为 table index,则必须对 (a, b, c) 完全匹配才可以使用。
B+ Tree Design Choices
Node Size
通常来说,disk 的数据读取速度越慢,node size 就越大:
Disk Type
Node Size
HDD
~1MB
SSD
~10KB
In-Memory
~512B
具体情境下的最优大小由 workload 决定。
Merge Threshold
由于 merge 操作引起的修改较大,有些 DBMS 选择延迟 merge 操作的发生时间,甚至可以利用其它进程来负责周期性地重建 table index。
Variable Length Keys
B+ Tree 中存储的 key 经常是变长的,通常有三种手段来应对:
Pointers:存储指向 key 的指针
Variable Length Nodes:需要精细的内存管理操作
Key Map:内嵌一个指针数组,指向 node 中的 key/val list
Non-unique Indexes
索引针对的 key 可能是非唯一的,通常有两种手段来应对:
Duplicate Keys:存储多次相同的 key
Value Lists:每个 key 只出现一次,但同时维护另一个链表,存储 key 对应的多个 values,类似 chained hashing
分别如下面两张图所示:
Intra-node Search
在节点内部搜索,就是在排好序的序列中检索元素,手段通常有:
Linear Scan
Binary Search
Interpolation:通过 keys 的分布统计信息来估计大概位置进行检索
Optimizations
Prefix Compression
同一个 leaf node 中的 keys 通常有相同的 prefix,如下图所示:
为了节省空间,可以只存所有 keys 的不同的 suffix。
Suffix Truncation
由于 inner nodes 只用于引导搜索,因此没有必要在 inner nodes 中储存完整的 key,我们可以只存储足够的 prefix 即可,如下图所示:
Bulk Insert
建 B+ Tree 的最快方式是先将 keys 排好序后,再从下往上建树,如下图所示:
因此如果有大量插入操作,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提高效率
Pointer Swizzling
Nodes 使用 page id 来存储其它 nodes 的引用,DBMS 每次需要首先从 page table 中获取对应的内存地址,然后才能获取相应的 nodes 本身,如果 page 已经在 buffer pool 中,我们可以直接存储其它 page 在 buffer pool 中的内存地址作为引用,从而提高访问效率。
Additional Index Usage
Implicit Indexes
许多 DBMSs 会自动创建 index,来帮助施行 integrity constraints,情形包括:
Primary Keys
Unique Constraints
Foreign Keys
如当我们创建下面的 foo table 时:
DBMS 可能会自动建立以下索引:
Partial Indexes
只针对 table 的子集建立 index,这可以大大减少 index 本身的大小,如下所示:
一种常见的使用场景就是通过事件来为 indexes 分区,即为不同的年、月、日分别建立索引。
Covering Indexes
如果 query 所需的所有 column 都存在于 index 中,则 DBMS 甚至不用去获取 tuple 本身即可得到查询结果,如下所示:
甚至可以在 index 中有意加入别的 column (INDEX INCLUDE COLUMNS):
Functional/Expression Indexes
index 中的 key 不一定是 column 中的原始值,也可以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值,如针对以下查询:
直接针对 login 建立索引是没用的,这时候可以针对计算后的值建立索引:
Skip Lists
从上文的介绍中,可以发现 table index 实际上就是一个 dynamic order-preserving 的数据结构,同时对增删改查的操作应提供较高的性能(B+ Tree, )。
dynamic order-preserving 的数据结构中,最简单的就是 sorted linked list,所有操作的复杂度均在 ,性能较 B+ Tree 相比逊色许多,但如果将多个 sorted linked list 垒起来,就可能提供与 B+ Tree 相媲美的性能:
这就是 Skip Lists。在 MIT 6.046 课程中有专门的一节课介绍 Skip Lists,可以点击查看。Skip Lists 是一种基于概率的数据结构,它提供的复杂度都是期望的结果。它的 Pros & Cons 总结如下:
Pros
比 B+ Tree 的一般实现使用更少的内存
插入和删除操作不需要重新平衡树结构
Cons
并不像 B+ Tree 一样对 disk/cache 的结构友好
反向搜索实现复杂
Radix Tree
Radix Tree vs. Trie
radix tree 实际上就是压缩后的 trie
简介
radix tree 将每个 key 拆成一个序列:
树的高度取决于 keys 的长度
不需要重新平衡树(rebalancing)
从 root 到 leaf 的路径代表相应的 leaf
Binary Comparable Keys
为了让 keys 能够合理地拆解成序列,许多类型的 key 都需要特殊处理:
Unsigned Integers:对小端存储的机器要把 bits 翻转一遍
Signed Integers:需要翻转 2's-complement 从而使得负数小于正数
Floats:需要分成多个组,然后存储成 unsigned integer
Compound:分别转化各个 attributes 然后组合起来
举例如下:
Inverted Indexes
尽管 tree index 非常有利于 point 和 range 查询,如:
Find all customers in the 15217 zip code
Find all orders between June 2018 and September 2018
但对于 keyword search,tree index 就显得无能为力,如:
Find all Wikipedia articles that contain the word "Pavlo"
尽管 DBMSs 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这种搜索,但更复杂、灵活的查询就不是它们的专长。有一部分 DBMSs 专门提供复杂、灵活的 keyword search 功能,如 ElasticSearch、Solr、Sphinx 等。
参考
Last updated